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旅游动态 / 正文
镇远:古巷道里的光阴故事
发布时间:2015年7月22日   作者:成艳   来源: 本站  浏览量: 49317

      朋友说我出生在镇远,当导游最合适,让我带大家逛逛镇远城,我手指不远处的四方井巷,毫不犹豫地说,行,咱们就先从古巷道逛起吧。

      走进四方井巷,一群人原本噪杂的脚步声忽然就变得轻缓,仿佛生怕惊忧了巷子里的人家。巷口悬挂的兴龙园非物质文化展演古色古香的招牌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有音乐声从旁边的小院伊呀响起,是民间小调那种,进院一看,几个上了年岁的男女正在排练节目。一个叫许君德的汉子热情相邀,大家喝着热茶,听这位60岁的许大哥介绍:兴隆园非物质文化展演。

兴隆园非物质文化展演

兴隆园非物质文化展演

      文化表演团队的队员来自各个单位的退休老人,白天排练,晚上演出,所演均是“采莲船”、“蚌壳精”、“上刀山”等镇远民间广为流传的节目。说到兴头上,许大哥于是和其他老哥们就化了妆,为大家表演节目。一句“老汉今年六十九,家住芽溪小河口。”念白,“采莲船”就清清亮亮地开场了。一群湖南游客循声而至,边用相机拍照,边说节目好玩。许大哥说,他们在古巷道表演这些民间节目,就是要让游客游览时增加点内容,还能宣传镇远传统文化。现在巷子里新增设了十多家茶馆、民居,游客可以观光、品茶和休闲。这些内容与我儿时的情境大相径庭,那时我们一帮小伙伴最大的乐趣就是在巷子里躲猫猫。曲里拐弯,四通八达的深邃巷道是我们儿时的游乐园,我们欢快的脚步声和欢笑声常常响彻各个巷道。

四方井

古巷古民宅

      宋元时期因镇远设州、建府成为古黔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逐步被人们开发出来。在此屯兵驻守的各路人马将自己家乡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技艺带到了这里。人们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地建起了各种山地建筑和许多深宅大院,以及著名的“歪门斜(邪)道”和迷宫般的巷道网络。镇远古城古巷道狭长幽深,其结构错综复杂,有“六牌十巷”的说法。镇远的古巷道是镇远古城的腹心,至今犹存七条:石牌坊巷、四方井巷、复兴巷、仁寿巷、冲子口巷、米码头巷、陈家井巷。七条巷道均建于临河的石屏山上,随山势蜿蜒起伏,层层而上,犹如一条条向山上缓缓蠕动的长蛇。不知深浅的异乡人,一旦贸然进入这个“迷魂阵”,就如同进入《水浒传》中描写的“三打祝家庄”的“盘陀路”,如坠云里雾里。值得一提的是,这七条巷子都直接通往临河的大街,大都与码头相对。久远年代,货物在各自的码头起岸,便直接运往巷中。走出巷口,便可直达江边,泛舟远航。这种码头与巷子相通的格局,好似闽越与江浙的“水巷子”,可以想象,那时的镇远水陆码头是何等的繁荣。

歪门斜道

传统手工作坊——袁家豆腐

      午后的阳光照耀在古巷道高大的封火墙上,无数墙尘在斑驳光线中舞蹈,我一时恍惚,真希望有时空隧道能让我穿越到儿时,重温那时的情境。

      “人说百花地深处,住着老情人缝着绣花鞋,面容安详的老人,依旧等待着那出征的归......”这首传唱全国的《北京一夜》从古巷道深处漂浮而来,真仿佛是“走到了百花深处”。音乐声响自四方井旁新开业的“四方人家”茶馆,老板杨胜军看准古巷道里的新商机,在2014年5月利用家门口的这口千年古井做起了文章。古井、老屋、幽静院落,游客随意闲坐,品尝古井水沏的香茶,别有一番情趣。杨胜军的抱负是让游客在游览古巷道时,感受镇远人日常悠哉游哉的慢生活。此外,他还在相关网站上将自己的小店和镇远古巷道文化进行推介。

      我是个不合格的导游,也是个不合格的镇远人,从古巷道转出来,我已无法再用自己可怜的常识向朋友们解读古巷道的魅力了。如今,这古巷道老宅院的一砖一瓦,都是我似曾相识又近乎陌生的,正如那些深藏在古巷道里的光阴的故事,那么遥远,那么近在咫尺。

古巷里的传统手工世品

中共镇远县委宣传部主办网站

黔ICP备17001301号      贵公网安备 52262502000109号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均为镇远网-镇远新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镇远县互联网违法和不实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855-5721538 举报邮箱:zywxb57201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