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镇远县羊坪镇坚持“党建+未保”工作理念,整合多方力量,推动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教师、网格员、志愿者化身政策“宣传员”、成长“陪伴员”、权益“维护员”、隐患“排查员”、心声“倾听员”,全方位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化身政策“宣传员”,提升未成年人保护知晓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组织成立“未保政策宣传队”,深入学校、村(居)、家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现场答疑解惑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普及未成年人保护知识,让未成年人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今年以来,共开展未保政策宣传活动20场次,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份,覆盖群众8000余人次。同时,利用“村村通”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推送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和工作动态,扩大宣传覆盖面,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化身成长“陪伴员”,助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针对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羊坪镇以村(居)为单位,以网格为抓手,充分发动教师、志愿者等与他们结成“一对一”或“多对一”帮扶对子,特别是暑假期间,以11个村(居)为着力点,建立“儿童团”,开展课业辅导、心理疏导、兴趣培养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陪伴他们健康成长。组建“爱心妈妈(爸爸)”队伍,定期走访慰问留守未成年人,给孩子们送去温暖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儿童之家、农家书屋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读书分享会、手工制作、体育比赛等,丰富未成年人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团队合作精神。今年暑期,羊坪镇组织开展“儿童团”志愿服务活动,招募大学生、志愿者20名,为1200余名留守未成年人提供了为期31天的课业辅导、素质拓展、安全教育等服务,受到了孩子们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化身权益“维护员”,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联动机制,整合司法所、派出所、妇联、团委等部门力量,加强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的打击力度,及时受理、依法查处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组织网格员、志愿者定期走访排查,及时发现和掌握辖区内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的线索,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为权益受侵害的未成年人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帮助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共成功调解涉及未成年人的矛盾纠纷2起,为2名权益受侵害的未成年人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

化身隐患“排查员”,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聚焦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结合“护苗行动”指示要求,常态化对校园及周边环境开展“夜查夜巡”进攻性盘查行动,对学校食堂、周边食品店、文具店、网吧、娱乐场所等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整治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文化市场秩序等问题,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对未成年人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教育,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开展应急演练、发放安全提示单等形式,增强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今年以来,共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夜查夜巡”进攻性盘查行动200余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30余处已全部完成整改,举办安全知识讲座9场次。
化身心声“倾听员”,了解未成年人所思所想。搭建未成年人诉求表达平台,在学校、村(居)设立“未成年人心理疏导站”,安排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教师定期坐班接待,倾听未成年人的心声和诉求,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爱机制,组织专业心理咨询师深入学校、村(居),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今年以来,“未成年人心理疏导站”共收集未成年人诉求5条,已解决5条,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服务2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