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中央宣传部等13部门关于开展2025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号召,7月12日至26日,贵州大学林学院“林荫筑梦”实践团15名成员,在共青团镇远县委员会、镇远县大学生春晖社的协助下,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县的白果村,立足林学类专业为特色,开展了一系列关爱青少年儿童、赋能乡村教育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森林深处探奇谜,启智润心筑根基
实践团充分发挥林学、园林等学科核心优势,精心策划了面向白果村青少年的“绿色课堂”,为孩子们打开了一闪通往自然与知识的大门。
室内课堂,趣味盎然:队员们化身“森林导师”,利用亲手制作的叶片标本和生动的树木故事,从房前屋后的薄荷、银杏、马尾松讲起,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妙趣横生的互动课堂,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
山林探秘,知行合一:课堂的边界延伸到了郁郁葱葱的山林。通过“森林侦探社”活动,队员带领孩子们走进“天然教室”,完成“寻找有缺口树叶、隐藏的家、聆听森林声音”等五项任务。让孩子们在触摸树皮、辨识植物气味的探索中,加深对自然的认知。


挥洒青春汗浸香,情谊交融共奋进
为活跃乡村文化氛围,增进与孩子们的深厚情谊,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运动会在白果村火热上演。
并肩作战,其乐融融:队员与孩子们混合组队参与拔河、乒乓球接力、同手同脚等比赛项目。赛场上,大家齐心协力、奋勇拼搏,让孩子们在比赛中学会了团结协作,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
荣誉共享,情意升华:比赛不仅决出名次,更让孩子们体会到团结协作、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成为联结大学生与乡村孩子情感的纽带。欢声笑语中,孩子们收获了友谊与自信,大学生们也深刻体会到奉献与责任的意义,彼此间的情感在汗水与欢笑中愈发深厚。
同赴艺筵赏风华,文化交融暖人心
当暮色温柔地笼罩白果村,一场由实践团倾力策划、村民孩子共同参与的“青春”主题文艺汇演在星光下璀璨绽放。
舞台生辉,心手相连:队员与村民、孩子同台献艺。充满童趣的《还有点小糊涂》舞蹈、动人的吉他弹唱《我们的时光》等节目,用精彩的表演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展现了青春活力与乡村文化的魅力。
童声嘹亮,情动心弦:孩子们纯净的歌声和灵动的舞姿、以及《左手右手》歌曲的师生合唱,赢得台下家长们的欣慰与骄傲。这一刻,舞台成为情感交融、心灵共鸣的温暖场所,乡村的文化与青春的活力完美融合,传递出了无尽的温暖与力量。

云端汇力聚真情,青春故事传四方
为记录实践点滴、传播青春能量、扩大社会影响,实践团创新性地将镜头对准乡野,通过抖音平台打造“林荫筑梦实践团”线上阵地。
精心记录,全景呈现:在抖音平台建立“林荫筑梦实践团”账号,通过短视频和图文,全方位展示课堂互动、山林探索、运动竞技、文艺汇演等精彩瞬间和幕后故事,记录着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的欢乐时光。
反响热烈,声浪远播:系列内容凭借真实细节、饱满情感和专业视角引发广泛关注,累计播放量超9.6万次,获赞逾3800次,互动评论近2000条。这不仅有效传播了林学学子服务乡村的实践风采,也提升了社会对乡村教育及林学实践价值的关注。

林荫筑梦步履坚,携手童心向未来
此次白果村之行虽短暂,但成效显著。实践不仅输出了专业知识,更深化了成员对国情的认知,是一次宝贵的实践锻炼和群众路线教育。白果村的青山绿水、乡亲的淳朴笑容、孩子们求知的眼神,都深深印刻在实践团成员心中。
展望未来,贵州大学林学院“林荫筑梦”实践团将继续秉持“厚植绿色、服务乡村”的信念,深入基层,以林学智慧和青春热血,持续助力乡村生态宜居与人才振兴,为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