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季的到来,镇远县的天气逐渐由热转凉,早晚温差增大,这样的气候条件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秋季是食物腐败变质的高发期,同时也是各种蔬菜、水果、水产品等丰富上市的季节,因此,公众在享受美食的同时,需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遵循科学的饮食原则,避免“病从口入”预防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针对秋季食品安全特点,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镇远县镇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特提示广大消费者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预防黄曲霉素中毒
(一)黄曲霉素的危害:黄曲霉素是一种剧毒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其毒性较强,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长期低剂量摄入或一次性大量摄入均可导致肝损伤、癌症等疾病。
(二)预防措施:
1.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厨房中的食物,特别是剩饭剩菜、大米、坚果、花生等,一旦发现变质、有异味或发霉,应立即丢弃,不可食用。
2.科学储存。食物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防止潮湿和高温导致的霉变。
3.警惕自制食品。避免使用发霉的原料制作食品,如自榨油等,确保原料新鲜无霉变。
二、切勿采食野生蘑菇
(一)风险说明:秋季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的季节,但许多野生蘑菇含有剧毒,且外观与可食用蘑菇相似,难以区分。误食毒蘑菇可导致严重的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二)预防措施:
1.正规渠道购买。蘑菇类食品应到正规超市、农贸市场购买,并保存好购物凭证。
2.不采不食。不随意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特别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蘑菇。
3.科学鉴别。不轻信民间或网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这些方法往往缺乏科学依据。
三、谨慎食用有毒昆虫食材
(一)风险说明:蝎子、蜈蚣、蟋蟀、蜘蛛等昆虫食材虽在某些地区被视为特色美食,但其体内含有异体蛋白,较奶类蛋白和肉类蛋白更容易引发过敏反应,且部分昆虫可能携带寄生虫或毒素。
(二)预防措施:
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食用或谨慎选择食用昆虫食材,特别是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应尽量避免。
2.来源可靠。如确需食用,应选择来源可靠、经过正规处理的昆虫食材。
3.烹饪熟透。无论何种昆虫食材,都应确保烹饪熟透后再食用,以减少寄生虫和毒素的风险。
四、饮用自酿米酒果酒需谨慎
(一)风险说明:家庭自酿米酒、果酒等酒类饮品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卫生条件不达标等,这些都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预防措施:
1.专业指导。家庭自制药酒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确保药材使用安全合理。
2.正规购买。购买酒类食品应选择正规超市、商场,避免购买无厂名厂址、合格证等标签的自制酒或散装酒。
3.保留凭证。购买时保留好小票或票据,以便出现问题时维权。
五、特别提醒
1.外出就餐选择正规餐馆
外出就餐时,应选择具有许可资质、卫生环境良好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避免选择无证或卫生环境差的摊档,以降低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2. 网络订餐需谨慎
网络订餐时,应选择证照齐全、外卖平台展示餐厅环境良好、评价高、距离较近的餐饮服务单位订餐。尽可能避免选择运输时间过长、可能影响食物品质的订单。
3. 及时就医并报告
一旦发生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食物中毒典型症状时,应立即到附近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同时,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县市场监管局、县卫健局等部门如实报告,并注意保留消费凭证、病历、剩余食品、呕吐物、排泄物等相关证据,以便后续调查处理。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特别是在秋季这个食物易腐败、疾病高发的季节,我们更应提高警惕,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镇远县食药安办呼吁广大消费者共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镇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8月13日